在《水浒传》中,有一对非常拧巴的夫妻,男方长得又矮又丑,妻子却长得貌美如花。因为婚姻的不对称,导致女方一百个不愿意,总是想着法的红杏出墙。
更有意思的是,男方明知道妻子是什么样的人,却依然死皮赖脸霸占着对方,不肯放她自由。最终,男子被妻子毒死在病床上,而妻子则被小叔子捅死在灵堂上,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。
想必大家也猜到了,这对夫妻便是武大郎跟潘金莲,以悲剧开始,又以悲剧结束。
那么,问题就来了,武大郎明知道妻子的心不在自己身上,可为什么宁可丢掉性命,也不肯一纸休书放她自由?
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103期:明知潘金莲心不在自己身上,武大郎为什么不肯放她自由?
图片
一、
其实武大郎跟潘金莲的婚姻,别说我们读者了,连《水浒传》的作者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虽说潘金莲是一个婢女出身,还曾经是大户人家的丫鬟,但正常情况下她能嫁武大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参考水浒里面另外几个同样婢女出身的女子,比如林冲家的侍女锦儿,后来是招婿了个夫君,继承了林府和张府宅子。即便林冲家没有家破人亡,等到锦儿到了婚嫁之时,林家也不会随便找户人家打发的。
就像张都监府上的玉兰一样,她也是丫鬟,虽然把她许配给武松是逢场作戏。但从武松的表现来看,能娶到玉兰,已经是自己天大的福气了。
所以,不仅读者觉得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是天大的福气,连书中的其他人物听说了这事,也是替潘金莲愤愤不平:
“好一块羊肉,倒落在狗口里。”
因此,作者也觉得武大郎正常迎娶潘金莲的可能性为零,于是就给潘金莲安了个凄惨的身世。因为不肯顺从张大户,还去找管家婆告状,被大户怀恨在心,为了报复她,故意把她嫁给了武大郎:
“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,却倒赔些房奁,不要武大一文钱,白白地嫁与他。”
因为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匹配,是被人强行拧在一起的,所以必然也不会幸福。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从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那一刻起,武家就再也无法太平。
图片
二。
一个是因为大户得不到,所以要毁掉,强行让潘金莲下嫁。一个则是走在马路上,天下啪叽一下,掉下来个大馅饼,白得一个白富美媳妇外加房产嫁妆。
但是这种好事落到武大郎头上,却让其他人心里不舒服了,于是全都堵到他门上薅恼。武大郎本身又懦弱,面对羞辱不敢反抗,潘金莲见自己的丈夫这个德性,自己也跟着受尽羞辱和欺凌,索性跟他们放浪子弟混在了一起。
但武大郎不愿意啊,自己的媳妇,凭什么跟别的男人一起玩。可他又管不住潘金莲,毕竟人家可是带着嫁妆,没要一分彩礼嫁过来的。
一方面,武大郎骨子里就懦弱,以前有武松在,自己还能撑一下,现在武松不在家,他就只能忍气吞声,被人欺负。这一点,他在见到武松的时候,就特意强调过了:
“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,清河县人不怯气,都来相欺负,没人做主。你在家时,谁敢来放个屁?”
另一方面,潘金莲也非常强势,不然的话,当初也不会那么刚烈,不肯从了大户。以至于在主母的威慑下,大户不得不以嫁女儿的标准,又是送房,又是送财物的将其嫁给武大郎。
在这种情况下,必然女强男弱,武大郎自知配不上潘金莲,知道她心里苦,不甘心,所以也只能顺着她来,生怕潘金莲不满意。
对内,潘金莲不满武大郎,觉得他长得丑,还不懂风流,自己无法得到满足。对外,有一群浪荡子弟,整天堵在他家门口,不得安生。
图片
三、
武大郎既解决不了内因,也就是潘金莲的需求,也解决不了外因,也就是外部的骚扰,跑路搬家成了他能想到的最佳解决方案。
甚至,在武大郎看来,外面浪荡子弟的勾引是主因,不然潘金莲不会这样。而外面浪荡子弟之所以敢招惹自己,就是因为武松不在家,若是武松在,谁敢放个屁?
所以,当武大郎在阳谷县遇到打虎英雄武松后,他兴奋到了极点,觉得自己的好日子终于来了。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武松乃阳谷县都头,相当于现代的公安局刑警队长兼治安大队长,在阳谷县可以横着走的。
这个官职比同样在郓城县当押司的宋江,都要大,用潘金莲的话讲,有了小叔子这个都头,他们武家就要飞黄腾达了:
“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,怎地养活了哥嫂。”
水浒传中还有其他的都头,比如郓城县的雷横和朱仝,这俩家伙收起黑钱了,养活十个武大郎这样的家庭也养得起啊。
当然,武大郎在清河县时,在发现潘金莲不守妇道后,是可以休妻的。虽说那时候有大宋律法在,不能随便休妻,但也有列明了可以休妻的条件:
“一无子,二淫佚,三不事舅姑,四口舌,五盗窃,六妒忌,七恶疾。”
因为刚结婚没多久,无子可以理解,武家二兄弟自小就是孤儿,也不存在侍奉公婆的问题。但是,第二条的遵守妇道,潘金莲显然是违反了。
图片
四、
既然如此,武大郎为什么不在清河县,就把潘金莲休掉呢?
从法理上讲,若是潘金莲违反了以上七个条件,是可以被休掉的。但是,那时候的法律同样也为了保护妻子的权益,制定了三不去:
“一、有所娶无所归;二、与更三年丧;三、前贫贱后富贵。”
即便是女子违反了七出的条件,但若是有这三不去,一是娘家没人了,二是替公婆守过丧,三是丈夫娶妻时贫贱,但后来富贵的。
因为潘金莲的设定上,就没提到有父母,后面即便被杀了,也没见过有娘家人过来控诉武松。所以,一旦武大郎把潘金莲休了,她是无处可去的。
当然,潘金莲跟武大郎的婚姻并不正常,她大概是签了卖身契,被大户“卖给”武大郎当老婆的。原则上,武大郎还是可以休掉她,最差她还可以回到大户家继续当婢女。
但是,我们或许会考虑这么多合规不合规的事,但武大郎就不这样考虑了。
因为本身他娶了潘金莲,在当时来看,就是百利无一害的事。休妻,从此以后武大郎要一个人过,外带着人家嫁妆还会带走,自己又变成了穷光蛋,这辈子甭想再跟这么漂亮的女子睡在一张床上了。不休妻,自己花老婆的钱,住老婆的房,白天不管她做啥,至少晚上还能搂着一起睡。
换你,这笔账也会算啊,况且武大郎也没走到绝路,他还是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,不然也不会搬家了。
图片
五、
等到搬到阳谷县后,一开始人生地不熟的,也没人来招惹他们,武大郎肯定觉得搬家是对的,更何况又遇到了都头武松。
可以说在潘金莲向武松表白之前的那段时间,是武大郎最快乐的一段时间,兄弟团聚,老婆也天天守在家里,又贤惠,又善解人意。
但是站在潘金莲的角度思考,武松是她这一生唯一一个动了心,可谓一见钟情,并心甘情愿伺候他并勾引他一个多月时间:
“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,他又生的这般长大。我嫁得这等一个,也不枉了为人一世。”
但这一切都是瞒着武大郎进行的,武大郎能听到潘金莲给的正反馈,就是第一天见面后,她发出的一声感慨:
“自从嫁得你哥哥,吃他忒善了,被人欺负,清河县里住不得,搬来这里。若得叔叔这般雄壮,谁敢道个不字。”
这在武大郎听来,愈加觉得自己搬家是个相当明智的决策,之前潘金莲总是勾搭汉子,不是因为她喜欢这样,而是被迫的。现如今有二弟这个都头在,谁还敢招惹自己媳妇,谁还敢放个屁?
所以,那段时间,武大郎更没有理由休掉妻子了,反而觉得妻子更加的贤惠和听话,自己连出门卖炊饼都更加起劲了。
当然,武松就算不当都头,有他在也没人敢惹武大郎,现在又有都头光环加身,在整个阳谷县,除了县令,没人敢惹。
图片
六、
甚至西门庆在王婆的设计下,勾搭上了潘金莲,他都自始至终不知道武松是武大郎的二弟。
后来武大郎被他踢伤之后,就威胁过潘金莲:
“我死自不妨,和你们争不得了。我的兄弟武二,你须得知他性格。倘或早晚归来,他肯干休!”
潘金莲是知道武松的厉害,所以被威胁后,赶紧跑去告知了西门庆。
“那西门庆听了这话,却似提在冰窨子里,说道:'苦也!我须知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,他是清河县第一个好汉!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,情孚意合,却不恁地理会。如今这等说时,正是怎地好?却是苦也!’”
这说明什么?
这说明西门庆根本就不知道武松是潘金莲的小叔子,不然的话,他也不会吓成这个样子。同时,也能说明,若是他早知道这层关系的话,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勾搭潘金莲。
说到底,还是因为王婆刻意隐瞒了这个信息,其实就是为了多挣那么十两银子。也正是因为西门庆怕武松回来找自己麻烦,才会再次听从王婆的撺掇,用砒霜毒死武大郎,做个死无对证。以防止武松回来后,武大郎告知其真相,自己下场会很惨。
所以,站在武大郎的角度,在武松住在自己家的这段时间,他更没有休妻的想法。直到那一天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,反而恶人先告状,告诉武大郎,武松趁着他不在,要调戏自己。
图片
七、
那么,面对老婆向自己告状,说小叔子打算非礼自己,武大郎信了吗?
其实是半信半疑!
别看他第一时间否认:
“我的兄弟不是这等人,从来老实。休要高做声,吃邻舍家笑话。”
但脚步却没闲着,听到媳妇告状后,第一时间就去找了武松,只是碍于情面没有问出口,只是胡乱想了点台词想套套话。
结果武松竟然没理自己,还直接摔门走了,潘金莲还不忘补上一句:
“那厮羞了,没脸儿见你,走了出去。”
武大郎本想去追回武松,却没想到被潘金莲威胁了,还是拿休书的事威胁:
“混沌魍魉!他来调戏我倒不吃别人笑!你要便自和他道话,我却做不的这样人。你还了我一纸休书来,你自留他便是了。”
那么,武大郎为什么不趁此机会休了潘金莲呢?
还是舍不得!
因为他判断不出潘金莲哪错了,能怀疑的也只能是武松,自己的兄弟,不然的话也不会在潘金莲此话说出口后,自己闭嘴不说话了。至于弟弟武松,从那以后,可就再也不住在自己家了,也无所谓。
更重要的是,因为这事,武松后来竟然给潘金莲立了规矩,还让大哥少卖点炊饼,早点回家,看好自己的婆娘。
以至于气得潘金莲都要发誓了:
“自从嫁了武大,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,有甚么篱笆不牢,犬儿钻得入来?”
本来武大郎还怀疑自己的兄弟呢,那么听完双方的对话,他更应该欣慰,而不是休妻。
图片
八、
因为有了武松的话,潘金莲竟然相当听话,每天早早就关了门,下了帘子,等武大郎回家。
甚至,即便潘金莲跟西门庆有了一面之缘,她也压根就没看上对方。这跟第一眼见到武松完全不一样,不仅没看上西门庆,还安分守己的继续等武大郎回家:
“这妇人自收了帘子、叉竿归去,掩上大门,等武大归来。”
你说,武大郎在这段时期,跟潘金莲的关系是升温了呢,还是降温了?
那肯定升温了啊!
毕竟那个年代,晚上又没电视机,早早关门关窗,他们在屋子里还能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吗?
前面也提到了,西门庆是不知道武大郎二弟是武松,可潘金莲知道啊,为什么还敢背着武大郎跟西门庆厮混到一起呢?
就是因为西门庆给了她希望!
啥希望?
当初潘金莲拒绝跟大户混在一起,一方面是不想被一个老头子睡,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做小。后来被迫嫁给武大郎后,她等于失去了一切,只能通过红杏出墙来安慰一下自己。但是,她心里很清楚,一旦被休了,她再嫁人,并成为正妻的可能性极低。
一方面她婢女出身,那时候讲究门当户对,大户人家不会娶她。另一方面,她是被武大郎休的,又出了名的爱偷汉子,就算有浪荡子想娶她,要么做小,要么浪荡子的娘把儿子腿打断。
直到一个完美的婚恋对象,西门庆出现了,而且各方面条件都符合。
图片
九、
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,王婆精确拿捏了潘金莲的需求,刻意拿出了一套话术来套她。
先是西门庆在潘金莲面前表明自己无妻,先妻出身贫寒,且已经死了三年,家里是一团糟。并通过夸奖潘金莲手工做的好,暗示自己就需要一个这样心灵手巧的妻子来主持家事:
“如今不幸他殁了,已得三年,家里的事,都七颠八倒。”
其次,跟王婆一唱一和,表明家里的外室也好,小妾也罢,都没有当正妻的可能性。
最后,又通过跟王婆的对话,表明自己的父母已死。暗示,就算自己娶个卖唱女回家,也没有任何人能拦着,更不用说娶了如花似玉的潘金莲了:
“我的爹娘俱已没了,我自主张,谁敢道个'不’字!”
因为在武家,潘金莲是彻底没希望了,就算跟武大郎离婚,也很难找到下家。现如今出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男子,没老婆,小妾成群却一个都拿不出手,还没公婆,没人说三道四。那肯定就铁了心往上贴,待时机成熟后,想方设法把自己嫁出去啊。
只可惜,武大郎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老婆,以为有武松这个名号在,自己可以去捉奸。毕竟,就算是休了潘金莲,也得讲究证据不是,不能郓哥说了就全信,不去坐实啊。
事实上,西门庆一开始也是吓到了,直往床底下钻。
图片
十、
但是,潘金莲是铁了心要嫁给西门庆,自然不希望被捉奸啊:
“闲常时只如鸟嘴,卖弄杀好拳棒,急上场时便没些用。见个纸虎,也吓一跤!”
这一下子好了,武大郎刚冲进来,就被西门庆飞起一脚,踢中了胸口。这下子好了,直接被踢成了重伤,此时的他若是休妻,那谁来伺候病重的自己呢?
关键是什么呢?
关键是武大郎都到这时候了,还以为把武松搬出来,潘金莲就还能跟以前一样跟自己过下去:
“你若肯可怜我,早早扶侍我好了,他归来时,我都不提。你若不肯觑我时,待他归来,却和你们说话。”
把你服侍好了,也顶多是武松回来,你不告状,自己依然没办法获得自由身。可若是伺候不好,你回头一个状告下去,我还怎么活?
潘金莲当时就吓坏了,只能去找西门庆商量对策了,那王婆也把话说明白了,你们俩到底想做长命夫妻呢,还是一时的夫妻?
那潘金莲当然想一直跟西门庆做夫妻啦,所以也就有了后来下毒,毒杀武大郎的一幕了:
“暗地里来往一年半载,等待夫孝满日,大官人娶了家去,这个不是长远夫妻,偕老同欢?”
说到底,武大郎跟潘金莲的婚姻,从一开始就不对等。武大郎能想到的办法要么是搬家,要么是逃避,最后竟然是想通过弟弟武松来震慑对方。
却不知,他不提武松还好,这一提反而坏事,最终白丢了性命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